早上7点多,家住万红五村的市民袁先生来到购物公园停车场取车。在这个与小区仅一路之隔的停车场,不仅有保安值守,还有24小时视频监控,解决了袁先生夜间停车难的困扰。安全、便捷,这是袁先生的直观感受。
细处用心,城市暖心。今年,市城管局打造“港城夜泊”停车共享服务品牌,联合购物公园、杨舍老街、万达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推出3600余个车位,供市民夜间停放车辆。通过错时共享,盘活停车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停车服务。
钥匙丢了,哪里可以配把新钥匙?着急上班,附近的早餐摊点在哪里?随着“张家港市城管便民服务地图”的上线,城市管理服务全要素被汇集成一张图,生活中的小问题都能在手机端找到答案。这张“民生地图”,收集的是“民情大数据”,提升的是生活便捷度。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质量,既体现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里,也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和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中。
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市级指挥平台,实时跳动着的,是城市的各种“体征”数据;感知着的,是城市的“心跳”与“脉搏”。平台运行3年来,模块不断丰富,数据更加优化,算法持续提升,“城市大脑”越来越聪明,也让“绣花”般精细治理持续推进。用更细更密的“针脚”为群众绣出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让张家港成为一座更有温度的城市。
当城市被晨曦唤醒,便一头扎进喧闹。每天,位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贸市场南侧的为民服务点和农产品自产自销点早早开张,流连于摊点之间,精挑细选刚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蔬果,这朝气蓬勃的画面,焕发着城市清晨的活力。
管理流动摆摊,曾是城管部门的工作难点。如何从根源上解决流动设摊现象,让“烟火气”与“文明风”美美与共?常阴沙城管中队遵循的原则是:堵不如疏。
在流动摆摊集中区域设置为民服务点和农产品自产自销点,为流动摊贩“安家”,施以科学管理,让这处“小角落”形成集聚效应,既充满了生命力与人情味,又承载起百姓幸福生活的寄托。
盛夏,凤凰镇连空气都是甜的。随着水蜜桃的大量上市,如何兼顾市容环境和民生需求,也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课题。
来到凤凰大道,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遮阳伞下,桃农们忙碌的身影和绽放的笑脸为这个课题明确了方向。为了在市容环境和民生需求之间找准平衡点,凤凰镇在三角场、凤凰大道、湖滨社区南侧设置3个季节性水果临时疏导点,共设置摊位210个,专供桃农售卖凤凰水蜜桃。同时,搭上寄递和直播的“快车”,让这份本地的鲜甜走得更远。
有温情的城市是美好的,在张家港,无论是方便市民“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公园商圈打造的优质无障碍环境;还是酷暑夏日中街头频现的清凉补给站,大街小巷流动的“张闻明1号”……都是体现港城“温情面庞”的细节。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寄托着百万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发展,在追求“高度”“深度”的同时,也要兼顾“温度”。当生活更便捷、治理更精细、服务更暖心……一系列落地有声、群众叫好的扎实举措让城市治理的难题得以逐个破解,那些遍布城市角落的点滴温情,让更多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预示着港城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融媒记者 张 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