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你见过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吗?它们游走于居民区、公园、路边,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在张家港,有不少爱心市民,他们自发救助流浪的“毛孩子”,为它们找家。
“咪咪、咪咪……”在金港街道长江边,两个身影一会儿在乡间小道上徘徊,一会儿钻进路边的灌木丛,她们不时弯腰,在地上摆放塑料碗,然后往里面倒水和干粮。“猫和狗不一样,自主寻找食物的能力很差,如果没人投喂,它们很可能饿死。”爱心市民钱女士边说边翻开她随身携带的小包,猫粮、鱼肉罐头、饮用水……包内被塞得满满当当。
钱女士是个体户,和她一起救助流浪猫的是已经退休的高阿姨。采访中,两人都戴着口罩,也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不想出名,只想简单地做些好事。”钱女士说。随身携带的猫粮投喂完后,钱女士领着记者来到她家。“橘子、小叮当、黑妞……”钱女士一到家,几只乖巧的小猫循声迎上来,在她的脚边“撒娇”。
记者看到,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养着7只小猫,这些都是钱女士从外面救回来的流浪猫,每一只猫都有好听的名字,还有一个独立的猫笼。“这只小奶猫是残疾猫,瘫痪了。”钱女士指着一个猫笼告诉记者,前两天她在路上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猫,虽然张家港和苏州的宠物医院都带它去看过,但是已经无法治愈。“这些年买过多少猫粮,给小猫做绝育花了多少钱,我都没计算过。”钱女士说,2016年至今,她收养了200多只流浪猫,一些小猫经过治疗康复后,她就给它们拍可爱的照片,然后发在朋友圈为它们找新主人。
和钱女士一样有爱的还有年近六旬的高阿姨。在高阿姨的家里,一只黑色的大肥猫毛色锃亮,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这只猫是两年前收养的,它左眼残疾,可能是被人遗弃的。”高阿姨告诉记者,除了流浪猫她还救助流浪狗,每月救助流浪动物的支出在1000元左右,这占了高阿姨退休金的一大半。“如果不救,它们可能就死了,好在我的家人也理解支持,所以才能坚持下来。”高阿姨说。
流浪动物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流浪狗相关部门有收容管理办法,但没有针对流浪猫设立收容机构,只有一些公益组织或者爱心人士自发救助。但是,减少动物流浪,光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每位养宠人都负起责任。如今,致力于流浪动物救助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从侧面折射出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期待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管理举措出台,让流浪动物不受伤害也不造成伤害,让文明养宠成为每一个养宠人的自觉行动。(融媒首席记者 徐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