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不少市民在一些停车场或路边停车时发现,地面停车泊位上多了一块含有二维码的“身份牌”,其实,这块“身份牌”正是每个车位独有的编码。今年以来,市城管局通过深入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推广停车泊位“一位一码”、公共停车场“一场一码”,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与数字化体验感。
位于南环路和曹口路交界处的弯背塘停车场原本是一处人工收费停车场,车辆进出缴费时经常排起长队,经过无人化改造后,可实现对车牌、泊位编号自动读取匹配,自动生成停车订单,市民可以先离场后付费,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管理质效有了显著提升。“自从停车场加装了二维码,实行无人化收费,缴费更便捷。”市民王禹丹高兴地说。
在港城,类似弯背塘停车场的无人化改造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市城管局积极会同市金城物联智慧城市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依托科技信息手段,完成全市现有收费路内停车泊位“一位一码”和路外收费公共停车场“一场一码”设置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21个自营停车场、10个委托管理停车场的无人化改造,已成功为全市4646个停车泊位,提供智能停车平台管理服务。“我们积极开发拓展支付渠道,上线了etc、微信、无感支付等功能,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市金城物联智慧城市开发运营有限公司智慧停车项目负责人卢宸介绍。
“无人化改造后的停车场,在泊位上都有对应的‘身份牌’,包含每个停车场独有的编号和收费二维码等信息。车主通过标牌可以知晓该车位为收费泊位,并直接扫码完成付费,免去了寻找付款码的麻烦。”市城管局市政科科员任叶介绍,接下来,市城管局将会同市金城物联智慧城市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不断完善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推出多元化停车缴费服务,大力推广无感支付应用,不断提升停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让停车更智能、更便捷。(见习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