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张家港-pa旗舰厅官方网站

中国文明网·张家港

联盟网站

邮箱 | 搜索

>
pa旗舰厅官方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公交好人”为何层出不穷
发表时间:2023-07-25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体:[][][]  

  城市公交,不仅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移动风景,是展现文明的窗口。在张家港好人中,有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职业群体——公交司机。多年来,他们将文明善举融入职业担当,为港城的城市形象增光添彩。

  十米车厢 善举不断

  港城公交的车厢不过短短十米,却承载了满满的凡人善举:3月3日,市民薛阿姨走进东沙公交首末站求助,希望寻找自己走失的女儿。整个公交班组积极响应,两个小时后,成功帮助母女俩团聚;4月13日,一辆行驶在途的13路公交车车厢内,乘客突发疾病晕倒,驾驶员卞忠当机立断,公交车秒变急救车,直奔医院;6月13日,一位老人骑车时不慎连车带人摔倒,公交208路驾驶员陆卫国看到后赶紧靠边停车,出手帮忙。

  就在几天前,公交221路驾驶员李龙兵收到了一面写着“心为乘客所急 雷锋精神永存”的锦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公交驾驶员队伍共涌现好人好事913件,平均每天5件。而面对声声致谢,他们往往只是摆摆手,说上一句:“都是小事,我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好人好事 蔚然成风

  好人的涌现,渐渐从“特写”转向“群像”;善举的发生,也已从“偶然”变为“常态”。

  安全行车5100余天,运输旅客2546.69万人次,发生好人好事6020余件……这组亮眼数字正是港城公交6路班组10余年暖心服务的文明画像。这个由10余名女驾驶员组成的班组,先后荣获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江苏好人等荣誉。

  提及港城公交6路班组的服务,不少老乘客总会竖起大拇指。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车时,她们总是微笑着扶一把,并为他们落实好座位;遇有晕车的乘客时,她们总是及时提供便民药;遇有乘客急着赶车奔向站牌时,她们就会多等上一会儿……港城公交6路班组成员朱萍说:“作为一名公交司机,我愿从一点一滴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希望我的举动能影响乘客,让他们也去帮助更多的人。”

  看似不起眼的件件小事,汇成大爱的河流;散发着善意的点点星火,凝成文明的火炬。这样的精神,正是“公交好人”的最佳注解。

  “公交好人”为何层出不穷

  在港城公交公司,有一本厚厚的台账,记录了各种好人好事。最早可查的一条记录是1997年7月7日。

  当时,市民徐培祥的父亲突然生病,心急如焚的他在沙锡公路上拦车上医院,正巧公交司机许峰驾车经过,见状立即停车,将徐培祥的父亲送至当时的杨舍镇卫生院进行抢救,让病人及时得到了治疗。事后,公交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徐培祥的感谢信。

  这封感谢信历经20余年的岁月洗礼,让文明的底色愈加清晰。而张家港的城市精神文明史,也正是从20多年前开始的。

  1995年,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2005年10月,张家港从北京捧回了一顶金灿灿的“桂冠”——“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2020年11月,张家港连续六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公交好人”为何层出不穷?问题的答案逐渐明晰——是源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浸润,是年复一年崇德向善浓厚氛围的不懈传承。

  一辆公交车,就是城市形象的一张“移动名片”;一名驾驶员,就是城市文明的一名“流动代言人”。目前,我市现有公交车723台、公交线路69条、公交驾驶员1029名,从晨曦到日暮,从日出到日落,驾驶员们守着方寸之地,日运送乘客6.5万余人次,日运行里程11万余公里,日发班次4140余趟。暖心善举层出不穷,好人好事蔚然成风,1029名公交驾驶员,让“好人”成为了港城公交的代名词。(融媒记者 胡冯浩 李静如

责任编辑:苏悦
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
"));
网站地图